English

应重视对电视剧的研究

盘剑
2000-06-0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数字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电视大国。而在近些年中,电视剧也随着电视的发展而逐渐成熟。以下三点也可看作是中国电视剧成熟的显著标志:一、创作量巨大。从1995年开始,全国电视剧年创作总量都在六千部集以上,1998年更达到了九千八百六十四集。二、涌现了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相当高的优秀作品,如《蹉跎岁月》、《四世同堂》、《努尔哈赤》等等。三、形成了庞大的固定观众群。中国不仅电视机多、电视观众多,而且中国的电视观众也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电视观众有所不同:欧美国家的电视观众有许多是不看电视剧的,他们将电视当作纯粹的信息传播媒介,电视剧观众主要是一些家庭妇女;而在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电视观众都是电视剧观众。

因此可以说,观看电视剧是观众包括娱乐、审美以及接受教育在内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电视剧的质量好坏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是无关紧要的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高低的大问题,同时也是能够影响全民族艺术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的社会问题。

据有关方面统计,1998年创作的近万集电视剧,只有百分之十能够赢利,百分之三十勉强保本,其余百分之六十则血本无归。尽管这是市场统计,不能排除部分作品虽然收视率不高其思想性艺术性仍属上乘的情况,但对于大多数电视剧作品来说,思想性艺术性与收视率都是成正比的,因为其所面对的是“出奇地认真”的中国观众。面对荧屏,现在几乎没有人不抱怨国产电视剧的质量。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电视剧在走向成熟的同时显然已经面临着滑坡乃至衰落的危机。造成这种“危象”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许多创作者文化素质、艺术水平和审美趣味低下,创作者为金钱所趋降低要求或粗制滥造,等等。然而,更为重要的原因还是理论研究没有跟上。具体表现如下:

一、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太少。迄今为止,全国专门从事电视剧研究的人虽不能说没有,却是屈指可数。全国唯有陕西办有一份《电视剧》刊物,还不是纯学术性的,一般的人文社科期刊很少登载电视剧方面的研究文章,大多数电视剧论文只是散见于《当代电影》、《电视研究》、《中国电视》、《艺术广角》、《当代电视》等少数几家影视刊物的相关栏目。电视剧研究专著也是屈指可数,除了《电视剧学通论》、《电视剧美学》、《电视剧概论》、《电视剧本质论》、《十评飞天奖》、《电视剧艺术论文集》以及即将出版的《当代电视剧艺术学》等寥寥几部专论以外,其余有关电视剧的比较系统的论述都只见于一些广播电视、电视艺术或影视艺术论著的某些章节,如《中国电视史》、《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电视艺术概论》、《电视文化学》、《电视影响评析》、《影视美学》、《影视编剧技巧》等。这样的研究局面与中国电视剧的创作规模和发展速度显然是极不相称的。

二、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通观这些年来的有关电视剧方面的文章,不难发现大多是对刚刚播完或正在播放的电视剧作品的感性分析、评论,这样的分析、评论当然是需要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便难以对具体创作和整个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起到真正的指导、推动作用。

三、尚未建立能够真正揭示中国电视剧特质的研究体系。即使有些文章和专著已经开始对中国电视剧进行理性思考,但大多仍然借用戏剧或电影的理论框架,从戏剧或电影的角度来研究电视剧,如探讨电视剧的戏剧性,将电视剧看成是一种“小电影”等等。

电视剧当然属于大众文化和大众艺术的范畴,但它又不是纯粹的大众文化和大众艺术,它的文化形态具有多重性;由于中国电视媒介在存在状态和基本功能上的特点(如它的国有制体制,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使命,等等),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并大力支持、参与电视剧创作,从而给中国电视剧打上了主流文化的烙印;又由于许多文学和戏剧作家、戏剧导演和演员加盟电视剧创作,他们将文学和戏剧的精神、品格带进电视剧之中,使得中国电视剧又不乏精英文化的特征。

在中国电视剧史上,五、六十年代基本上是体现政府意志的主流文化电视剧,七、八十年代多是表现知识分子历史反思精神的精英文化电视剧,而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后,则主流文化电视剧(如主旋律作品)、精英文化电视剧(如《围城》、《一地鸡毛》、《雍正王朝》等)与大众文化电视剧(如《还珠格格》等同时并存,还有一部分作品则体现了三种文化形态的有机融合,如《渴望》、《北京人在纽约》、《牵手》——这应该是中国电视剧发展的方向。牢牢把握这一方向,进一步加强三种文化形态的结合,不仅有利于中国电视剧这一新兴艺术样式的艺术文化品位的提高,将中国当代大众文化引向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从而在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娱乐需求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在大众文化冲击精英文化、降低人类文化标准已成为一种潮流的今天,中国电视剧的创作机制、文化形态和发展方向无疑昭示着一条新的出路——这实际上也是世界艺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向,因为各种文化在分头发展之后势必又会逐渐走向整合,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发展到今天更是需要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在借鉴中弥补各自的不足,在融合中寻找新的发展契机。

正是基于如上认识,笔者特撰此文呼吁一向只认定古旧和深奥难懂才是学问的中国学术界:重视中国电视剧研究吧,它的研究价值不一定不如“故纸堆”和“洋纸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